“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 A.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
|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
| C.孙中山改旧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
| D.孙中山有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1840年 | B.1860年 |
| C.1895年 | D.1921年 |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 )
①未认识到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残酷性
②只看到了“船坚炮利”和科技文明
③夸大了殖民主义传播文明的作用
④贬低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 C.①② | D.③④ |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 B.一·二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 A.曾国藩 | B.左宗棠 |
| C.李鸿章 | D.张之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