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论十大关系》 |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D.《新民主主义论》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后来又高度评价道:“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对这两种评价的正确理解是
A.对立统一 | B.失之偏颇 |
C.相互矛盾 | D.继承和发展 |
12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异端及其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下列对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异端”的阐述,错误的是
A.“异端”思想指不符合天主教传统教义的思想 |
B.是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的条件下的折中选择 |
C.宗教裁判所的设立,缓解了教会与民众的矛盾 |
D.“异端”思想推动近代欧洲民族思想的兴起 |
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此,王安石在改革过程中
A.废科举以培养变革人才 | B.增加进士科和武举 |
C.以经义策论取士 | D.倡导八股以统一思想 |
《魏书•高祖纪》载(北魏孝文帝下诏)“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材料所涉制度
①是文明交流的产物②有效地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③该制度下露田可以买卖④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