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
C.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企图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
“只要两个价值体系与战略上的利害关系无法兼容,就不会有和平的一天;但只要核武器发挥遏制作用,战争就不会发生。”材料描述的是
A.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抗 |
B.“二战”期间盟国与法西斯的对抗 |
C.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 |
D.冷战后美国与恐怖主义的对抗 |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 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
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 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应出自
A.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
B.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演说 |
C.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
D.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