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教科书篡改甲午中日战争起因:“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是
①朝鲜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②清军协助镇压朝鲜农民起义威胁日本的安全
③日本军事实力的上升,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清国征讨方略》
④日本蓄意挑起战争,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
A. | 生命权 | B. | 自由权 | C. | 财产权 | D. | 反抗压迫权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 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 B. | 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C. | 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 | D. | 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 | 人文主义 | B. | 民族主义 | C. | 天赋人权说 | D. | 三权分立学说 |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 | 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 B. |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 |
C. | 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 D. | 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
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 | 民主主义 | B. | 平等主义 | C. | 自由主义 | D. | 共和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