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的迫切愿望?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
B.颁布八小时工作日法令 |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
D.退出世界大战 |
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举措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闭关锁国 | B.官营专卖 |
C.市坊制度 | D.朝贡贸易 |
像中晚唐那样大规模、大范围任用差遣使,如劝农使、盐池使、铸钱使、两税使、出纳使、筑城使、户部使等,是此前历史所未具有的。下列对中晚唐差遣使设立的目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限制原有地方官员职权的行使 | B.减轻地方行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 |
C.防范官僚体制中管理上的漏洞 | D.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有效掌控 |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是 ( )
A.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明朝设置内阁制 |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 |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
“文物”一词开始见于《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豋降有数,文物以记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不敢易纪律。”该古籍中所说的文物是指( )
A.人类具体活动的物质遗存 | B.具体的礼乐典章制度 |
C.传递文化思想的文化载体 | D.以甲骨、青铜器为主的古代器物 |
16世纪,有学者曾感叹:“在一个城市里他们奉你是真正的教徒,到下一个城市里就拿你当个异端。因此,如今谁想活得安安静静,他的信仰和宗教,得像城市与国家的数目一样多。……在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眼里,我们大家全是异端。”这反映了该学者
A.倡导宗教宽容 | B.对宗教改革表示反对 |
C.主张多神崇拜 | D.否认宗教信仰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