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1)材料一反映的罗斯福执政后的政策在当时的美国历史有何效果?
(2)“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这句话说明了罗斯福采取这一做法的实质是什么?
(3)“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这一目标在这事件中能否实现?为什么?
材料二 见下图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摘自人教版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4)读上图(见材料二),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概括1955~1999年美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状态是什么?从图中可看出1974年经济开始呈现负增长,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月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为什么当前这次金融危机会出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的现象?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新政”最主要相同点是什么?(1)
(6)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我国政府提出二条合理化的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分)某校同学在进行国别史――德国近现代史复习时,绘制了以下知识结构图,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中国近代史知识判断图中②处应该填上什么史实?
(2)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运动送去的锐利思想武器是什么?这种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中带序号的人和事件中有三项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是哪三项(只写序号)?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6分)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出的一期“历史园地”的板报,请你帮忙来完成以下内容:

主题:①_________________
题记:人类历史也是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代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是世界近代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标志。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②《》,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名人名言: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 “三民主义” ----孙中山
※ ③“” ----陈独秀
历史的教训:
“民主与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邓小平
“过去我们都不足”,其中最应反思的历史事件是④________________。
历史的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颁布的法律有:
(1)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3) 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1)请你完成其中下划线部分内容(5分)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你爱集邮吗?别看小小的邮票却是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4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
邮票。请你依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对4枚邮票进行排序。(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2)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A、B邮票所纪念事件的意义?
(3)反映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邮票是?

(7分)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

(1) 请分别写出为图一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图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贡献的两个人物以及他们分别所处的朝代。(2分)
(2)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之路。它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文化等连接起来。下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连线丝路上的不同文化。
敦煌莫高窟印度文化
种姓制度中国文化
《荷马史诗》阿拉伯文化
《天方夜谭》希腊文化
(3) 图一和图二展示的都是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古代人类文明的交往还有的哪种方式?
(4)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建“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日关系简表

时间
事件或史实
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①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②》,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0-1901年
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战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成为③的导火索
1922年
签订《④》
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根据岳麓书社初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土,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扣国际公理的底线。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考问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谁设计和建造的?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2)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空格处内容。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古代和近代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4)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