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慎言”》一文,完成小题。(共10分)
①我国的文化典籍《论语》中多次提及“慎言”。子贡曾请教孔子何为君子之道,子曰:“君子慎言。”司马牛曾向孔子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说行仁义之人讲话十分谨慎。看来,“慎言”是古人尊崇的道德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慎言”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对于为官者而言,“慎言”是一种政治操守,体现出为官者对职守的忠诚。为官者不可随意谈论国家大事,否则就可能会贻害无穷。汉成帝时,大臣孔光为官谨慎。每天回家与家人闲话时,从不谈及朝中的政事。有一次,家人无意中问到朝臣议事的温室殿中种了什么树,他守口如瓶,没有透露。因为他明白,如果讲了温室树,那接下来就是温室事,拿朝廷政事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就会泄露国家机密,危及国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大姐,几十年如一日,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家从不言及政事,也成为“口不言温室树”的典范。在今天“慎言”也还是领导干部坚持原则、遵守纪律的信条。
③对于社会名人而言,“慎言”是一种高尚美德,也是有社会责任的表现。社会名人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言行,往往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他们尤其需要“慎言”。英国巨星贝克汉姆在接拍广告前,都会聘请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团队,对相关产品进行严格的调查和检验。可以说,贝克汉姆“慎言”的表现既是对自己,更是对公众的负责。然而,近年来,一些社会名人不“慎言”而导致低俗乃至恶俗的“口水仗”“对骂仗”事件频频发生。例如有的演员利用微博,大出不堪之言,谩骂他人。这样的名人不“慎言”,不仅有损于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且突破了社会道德的底线,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④对于广大民众个人而言,“慎言”能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我们大多会遇到各种矛盾,如果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不管能不能说,都口无遮拦,只图一时痛快,其结果是伤人伤己。因此,要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慎言”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⑤当然,“慎言”不是讳言自己的观点,“慎言”是思而后言,“言”的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真知灼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负责任地言,讲道德地言,多言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有益之言,那么就可以说拥有了“慎言”的美德。文章开头所说《论语》多次提及“慎言”并引用孔子答弟子问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阅读第③段,说说这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文章第②段与第④段的文字不能调换顺序,请写出两个方面的理由。
人生感悟
《猎人与狼》
猎手穿行在灌木丛中,查看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惜一无所获。当他走进一片米楮林时,微微有些心跳,那是最后一处陷阱了。
伪装的树枝不见了,陷阱露出阴森森的洞口中,猎手狂喜,端着枪走近阱口,猎物是只成年的公狼,金黄色的皮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阱底低嗥着,焦急地团团转。
靠近点,再靠近点猎手告诫自己。小心地挪动脚步,边举瞄准,他只有将尖锐的弹头射进公狼的前额,才能获得一张完整的狼皮。猎手觉得心头有点湿,全神贯注地往前挪步。突然,他脚下一滑,眼前一黑,耳边响起了尘土才落叶的坠落声。猎手意识到,他正掉进了自己的挖的陷阱里,他忽略了昨晚那场大雨。
现在猎手和凶恶的公狼,共同被困在狭小的阱底。四周是三多高垂直的泥壁。儿手心中一丝苦笑:报应?打了一辈子猎,结果却要死在亲手挖掘的陷阱和自己捕获的猎物口中!
在猎手掉进陷阱中的那一刻,公狼被突如其来的坠物给镇住了。它转过身,目光凶狠地盯着近在咫尺的猎人,龇着白森森的狼牙,鼻孔里发出威慑的低嗥。
赤手空拳的猎手知道,无论如何是敌不过眼前凶狠的公狼。凭他多年猎手的经验,他很快镇定下来,也龇着牙,目光凶狠狠地瞪着公狼不动。
人和狼都不敢轻举妄动,互相对峙着。时间似乎静止了。不知过了几分钟或几小时,公狼也许感到眼前的人对它并不构成威胁,也许无暇顾及,逃命要紧,公狼盯着猎人后退两步,见猎人没有反应便掉转身,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反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陷阱。
雨后的土很松软,老狼很快就在脚下扒了一大堆土,把阱底垫高一层。公狼用后脚跳上土堆,继续往高处爬。猎手很快明白了公狼的意图,不禁在心里骂道他娘的 ,狡猾的家伙!旋即,跟在公狼身后,把公狼抓下的松土踩实,垫 宽,做成台阶状。
狼和人,在这一刻,成了同舟共济的合作者。人和狼,为了求生,竟配合得如此默契和协调。只用了两多时辰,狼和人都看见了头顶上的地面。狼却纵身蹿上地面,向前走了几步,停住,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狼手最后也艰难地攀援号洞口。他看见狼正盯着自己,慌忙拾起掉在地上的枪,端起瞄准狼的前胸。
公狼见到猎人上来,全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偏着头,对猎人眨眨眼,然后缓缓起身,慢吞吞地朝着密林深处走去。在转过山脊时,公狼又回转身望 了望 猎人。
猎手端着枪,怔怔地瞄准渐渐远去的公狼。僵硬的手指,始终没能扣下扳机,一任猎物从容地隐入林间。
从此,猎人不再进山。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每空0.5分)
近在咫尺()威慑的低嗥()请你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的内容
答:本文的描写颇为精彩,有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请各写出原文中的一句对应句子。
(1)动作描写:
(2)肖像描写:
(3)心理描写:当猎人随着陷阱的坍塌,落进了自己亲手挖的陷阱里,与狼“共处一室”互相对峙时,文章写到这里,实际 上向读者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答:是什么原因使狼和猎人同舟共济,都 逃出陷阱,,小说向读者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请在文中找出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议论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猎人历经此事 “不再进山”。本文要告诉读者的究竟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谈谈认识。
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寂寞是一种乐趣
姬有文
①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搞学问就得甘于寂寞。当时对这句话很不理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己成为一名党的宣传干部后,对这句话也就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②屈指数来,自己从事业余写作己30多年。从起初在当地报刊《汤峪温泉》上的文章的发表,到现在频频见诸全国、省、市报刊杂志的“豆腐块”“千字文”,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因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从写作中找寻乐趣。
③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沉浸在寂寞之中,那么他(她)便是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人。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能与寂寞为伴,身处寂寞而不觉孤独,那么他(她)经过一番潜心努力之后,一定是能干出些成绩的。
④古今中外,大凡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很少有难耐寂寞的。社交圈内不会产生科学家,麻将桌旁成就不了大文豪,嘈杂环境中出不了有所建树的优秀者。就我所闻,有所成就的科学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而文人墨客,则与文房四宝为伴,在翰墨天地里挥洒人生;在当今信息时代,也可在网络世界里指点江山,尽情畅游。
⑤寂寞是一轮柔和平静的明月,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甲]寂寞是一池光洁如镜的清水,谁也不忍打破它的平静;[乙]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丙]寂寞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只有心存理想乐于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独特的韵味。
⑥说是寂寞,其实并不寂寞,寂寞是一种乐趣。报刊上众多作者的名字个个耳熟能详,看到他们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字,就如同听到朋友们的耳语。征文竞赛颁奖会上登台领奖,通讯员表彰会上与笔友握手相见,彼此间推心置腹的相互交流,在谈笑风生中取长补短。这些不都是人生中幸福快乐的一景吗?
⑦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如果不能承受寂寞之苦,就难以尝到学问之果的甘甜。如此观之,忍受寂寞是苦中有乐,寂寞中有美丽,寂寞中有幸福,寂寞中有乐趣。写作,是心灵的倾诉,寂寞会变成快乐;读书,是生命的体验,会让你走出寂寞。在寂寞中伴随快乐边读边写,边写边读,谁说这不是人生的幸福呢?
(选自《散文百家》有改动)阅读全文,说说标题“寂寞是一种乐趣”的含义。
我的理解:结合语境,说说你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①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
我的理解:
②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
我的理解:“寂寞是一曲无声的乐章,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分句是从第5自然段中抽出来的,它应该插在“甲、乙、丙”三处中的哪一处?请说明理由。
我的理解:如果把文章第三段画线的句子作论点,下列哪则材料适合作它的论据?为什么?
[甲]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节选自杨绛《读书苦乐》)
[乙]我穿越历史的目光又在居里夫人的会客厅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居里夫人后来说:“我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节选自王清铭《生活如椅子》)
我的看法:
。 “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请联系自已的学习生一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不少于50字)
阅读记叙文,完成小题。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作者:毕淑敏本文有删节)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8岁时;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
28岁时;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我的品析: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
我的理解: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
我的品析:重读学过的课文,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篇(如《背影》《皇帝的新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就其写作技巧或思想内容,谈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
我选的课文:
我原有的认识:
我新近的感悟:
阅读《生日卡片》,完成小题
生日卡片
——席慕容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 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好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
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一天,为了找一份旧的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
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照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迹,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着一层庄严和湿润的光泽。
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圆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得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纸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我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贵的箱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
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
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十四岁那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卡片而已。
她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它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
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我”为什么制了一张生日卡片给母亲?
答:“文段中“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中的“证据”是指什么?而“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中的“证据”又是指什么呢?
答:你是如何理解“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这句话的?
答:你母亲的生日很快到了,你准备自制一张生日贺卡给她,告诉她你爱她,你将怎样对她说?请把你对母亲说的心底话写出来。
答:
《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小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水藻()澄清()第①段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具体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
第②段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的“卧”字能否换成“躺”字?为什么?
第③段主要写济南冬天的水,请概括出济南冬天的水有哪些特点。
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