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1)                                                                            
(2)                                                                         
(3)                                                                        
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
生活给予我cuò zhé的同时,也赐予了我坚强,我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它从来不lìnsè,要看你有没有一颗包容的心,来 A (接纳/接洽)生活的恩赐。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有了一颗从容淡然的心!
我常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fù yǔ: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B 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 。感谢生活,在漫长的岁月的季节里拈起生命的美丽……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词语是
B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谁能让我忘记
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怎么忘得了呢?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
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
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②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心急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
……
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③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
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炕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
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
也不能全怪爹。刘家庄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
好在,两天以后,爹就清醒过来了。
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祥,很博爱,也很无耻。
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
我跟着爹,到集市上去卖过一次西瓜。
那天很热,热得很不要脸。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却很少有来买西瓜的,好像吃了西瓜就会着凉似的。太可恨了。
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
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
我说:“爹,你也吃。”
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
西瓜有点生。不甜,有一股尿臊味。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发了。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浅粉色的瓜瓤。
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
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它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
我的眼圈红了。
那些日子,妈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很少说话,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抠得一丝不苟。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学,而是鸡屁股。
爹说:“别理她,你妈跟鸡屁股有仇。”
妈的确跟鸡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抠芦花鸡的屁股。按她的说法,这个挨千刀的货,屁股里夹了一只蛋,两天了,还没生下来。是锈住了么?妈很生气。她把自己的手指头变成了挖掘机,在芦花鸡的屁股上开工了。她成功地从芦花鸡的屁股里挖出了一泡黄水和几小片鸡蛋皮。
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可怜的芦花鸡死掉了。
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画线句子②中“烟熏火燎”写出了父母等待录取通知书时焦急难耐的心情。
B.文章画线句子③中“背着手”、“一挺一挺”等动作写出了父亲的自豪与得意。
C.文章画线句子①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文章画线句子④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D.文章画线句子⑤中“清醒过来”的意思是:不能光想着高兴,要为儿子筹措学费。这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文中有两处描写父亲看我的眼神,请找出来,结合重点动词体味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
答:①

母亲为我筹措学费抠鸡屁股一段,幽默调侃,请分析作者当时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这一举动的深刻内涵。
答:①
作者在结尾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与作用的?
答: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定会遇上许多让人感动、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他们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感恩亲人,感恩社会”应该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请拟一条相关的公益广告。(字数在10字左右)
答: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A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B)过铁道,要( C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D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E);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F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 )____________。
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_________ 描写手法。
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 _____ ;第二次_____。
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A____B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既集中表现了__________,又可以看出父亲的______________心情抑郁。
画浪线的句子正确的含义是()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B.父亲身躯肥胖,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C.因为儿子在家经常看见父亲的背影,所以等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买橘子时,产生离情别绪,儿子舍不得父亲离开。
D.上文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做具体细致的刻画。

选文用哪几种描写方法来写父亲的背影?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什么?这位父亲给你的印象和感受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小说,完成小题。
小 屋 躲 险
从县城来的敌人,黄昏时分,突然包围了鬼不灵。
两声枪响之后,“白脖”当先,鬼子断后,咋咋呼呼冲进街来。一部分先上房堵了街口,一部分闯进“公所”,捉拿办公的。其余的分成零星小股,穿门进户,一阵子混抢浑搜。狗在他们后面汪汪地叫,鸡在他们前头扑棱棱飞,全村大男小女,一时全蜷缩在屋角里,屏住气息,静候着灾难临头……
“当!当当!”两个“白脖”在砸韩家祠堂的铃铛大锁。
老钟叔忽地打开小独扇门,想跳到西院去。然而老奶奶房上正有两个鬼子,手搭凉棚,朝四处张望,原来敌人“压顶”了。他把头一缩,抄起半截檩条,把小门又顶了个结实,眼珠子就一连转了好几圈。这时,他看见小嘎子有一阵战栗通过了全身。
“嘎子,”他说,“沉住气,别乱动!我叫你怎么就怎么!不要紧,别害怕……”
“哗啷”一声,大门的锁被砸断了,“嗵嗵”的脚步声随即逼近了来。
“嘎子,他们进来,你敢不敢拿这个搂他们?”老钟叔攥着刚才削“枪”的短把镰,比示着问。
“敢!”小嘎子伸手把镰接了过去。
“好样儿的!”老钟叔夸他,“来,把住门儿!”他们叉开腿,一左一右,把在门背后。
“嗵嗵嗵……”门缝里闪过两个人影。老钟叔把背贴着墙,摆手叫小嘎子闪开点儿。他刚刚也把背贴在墙上,就有人推门了。
“嗨!里头顶着哪,有人!”“哗啦啦”外头一片枪栓响,紧跟着一声大吼:“里头的八路,出来!”
小嘎子打了个寒噤,急看老钟叔,却见他握着枪,闭着嘴,钢打铁铸似的纹丝儿不动。他心里叫一声:“行!”胆子不觉一壮,便也学着样儿,鼓着劲儿,一丝儿不动。
“出来!”“嘡”的又是一脚,恰像踢在耳根台子上,屋顶上的土刷的掉了一头一脸。可是,老钟叔只眨一眨眼,把睫毛上的灰尘抖掉,仍然纹丝儿没动。
“真棒!”小嘎子心里又叫了一声,胆子越发壮起来,把嘴一闭,也纹丝儿不动。
忽然,门缝里一暗,有颗圆咚咚的东西在那里晃了两晃,很明显,“白脖”在扒着门缝儿往里瞧呢。只见老钟叔舒出腕子,把枪口朝门缝瞄过去。瞧!只要那二拇指头一动,门外那颗脑袋就要碎了。可是,他却忽的停住手,把枪收了回来。显然,他又改变了主意,要看看下一步怎么个走哩。
“哈哈!”门缝里一声怪叫,“我看见你啦!别装蒜,快给我滚出来!我开枪啦!”
嘎子的脸发白了。他的脚动了动,要往后抽。却见老钟叔两只大眼一忽闪,梗着脖子把头重重一点。小嘎子明白:这是不让动,便赶忙一镇定,稳住了脚,可脑门上却津津地鼓起几粒汗珠来。
“白脖”们果然使诈,两句过后,忽然又没了动静。可是,气还未喘,窗户那边咚咚几响,“哗啦啦”掉下来几块儿抷。“白脖”们要从那儿掏窟窿了。老钟叔一见,立即轻悄悄沿墙根蹭将过去。刚刚到得窗口,嚓的一道寒光,一把刺刀差点没搓在他天灵盖上。可老钟叔大气儿不出,方寸不乱,眼睛里明光的,就像正待捕鼠的猫儿;那副沉稳气概,又像一座黑石山。
小嘎子的精神更抖擞了。手里紧攥着短把镰,目不转睛地盯住门缝儿。现在,是他独自一个在守卫这扇小门了,一股责任重大的豪迈感,陡然升上心头。他觉得,倘或“白脖”真敢把脑袋伸进来, 他就会像割草一样把脑袋给他搂掉!
屋里全无动静,到底使“白脖”们疑心起来了。只听一个说:“到底有没有人哪?”
另一个说:“他妈的,我上窗户上再去看看。”
“别!叫里头给你一家伙!万一是个地道口呢?”
一听见“地道口”三字,另一个立刻发了毛:“那,可也是!要叫土八路把咱拉进地道去,那不完啦!趁早再叫两个人来,也许还有地雷呢!”
“突嚓突嚓”,叫自己的想头吓怕了的两个家伙,真个相随着跑掉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不超过20字)
在老钟叔的影响下,嘎子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请你用文中词语补全嘎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胆子不觉一壮→ →强作镇定,却内心恐慌→
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文章画波浪线句子“显然,他又改变了主意,要看看下一步怎么个走哩。”中加点的“主意”指什么?
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可老钟叔大气儿不出,方寸不乱,眼睛里明光的,就像正待捕鼠的猫儿;那副沉稳气概,又像一座黑石山。
同是抗日英雄,老钟叔与《芦花荡》中的老头子在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反映1937年中国南京的战争灾难大片《南京!南京!》 4月16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导演陆川携刘烨、范伟、高圆圆等演员到场,敬一丹、杨澜、许戈辉等众多名嘴也前来助阵。一如该片沉重的主题一样,首映礼凝重而感人。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现场说:“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电影?是为了让现在的青年知道,我们的先辈不是懦弱的,他们为了这个国家、民族所做的是不会被忘记的。我们感谢这部电影。”
(1)请把这则新闻压缩成不多于15个字的一句话新闻。
(2)1937年的南京在大多数人眼里是血腥而懦弱的。而从这则新闻中看,《南京!南京!》似乎突破了这一点。请结合你对战争的理解,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感谢这部电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