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该图与材料后,回答问题1-3题:
材料一:(1)2006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万多人,倒塌房屋202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多元。
(2)2006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
材料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旱涝灾害
C.台风 D.沙尘暴

下列发生在2006年的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事件有:

A.7月22日,云南盐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B.7月13日以来山西运城市9县区先后出现乙脑疫情
C.11月14日,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
D.8月10日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登陆

在上图中,区域①与区域⑥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荒漠化与旱涝灾害 B.泥石流与霜冻 C.滑坡与风暴潮 D.旱灾与地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森林的正确做法是(  )

A.禁止伐树,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B.人类需要多少,就采伐多少
C.有计划地伐树,及时更新林木
D.全部采伐光,再重新植树

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图”,完成下题。

该森林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

形成该森林带自沿海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②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⑤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⑥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⑦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
⑧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必须开发亚马孙河流域。亚马孙森林面积非常大,它能容纳许多活动,包括采矿和有节制的木材采伐
⑨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严格保护,完全不能开发利用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⑦⑧⑨ D.⑧⑨

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商业性伐木
④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⑤战争、灾荒、森林大火
⑥旅游、游乐设施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亚马孙雨林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B.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滞蓄大量降水
C.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50%
D.亚马孙雨林的降水量绝大部分是自身产生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