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微公益”一呼百应,“微力量”细水长流。
2011年4月,网上发起了一项名为“免费午餐”的公益活动,旨在倡议每天捐赠三元钱,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让孩子们免于饥饿,专心学习。
借助微博这一平台,“免费午餐”活动迅速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不到半年,筹款近1700万元,86所中小学的一万多个孩子吃到了美味又营养的午餐。这种自下而上的慈善模式,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其中,慈善行为成为了“草根”阶层的道德竞赛,形成一股庞大而持久的公益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这种自下而上的慈善模式如何形成庞大而持久的公益力量。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久游网旗下的《劲舞团》其实是一款交友网游,玩家拥有像QQ秀那样的展示道具,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拥有“开房跳舞”、“结婚”等互动系统,这些功能设置给一部分玩家造成了容易发生“一夜情”的印象。
材料二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它不再紧紧依循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而越来越转向与现实社会的逐渐接轨。在“网游”这一特殊“土壤”中萌发的“代骂”,已成为一门赚钱的职业。而因网上对骂产生摩擦,进而导致现实生活中发生集体械斗的事件不胜枚举。
材料三2010年7月14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共同举行“加强网络游戏监管通气会”,通报批评了《劲舞团》等网络游戏的设计低俗化倾向和推广中对玩家不良诱导等问题。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监管通知单”制度,对网络游戏等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告知并要求改正,绝不能让法律和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被颠覆。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绝不能让法律和道德规范在虚拟世界被颠覆“的依据。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防治网络游戏低俗化提出相应建议。

2012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2周年纪念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老西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门前的小河里有鱼,山上的林子里有鸟,青瓦白墙的祖屋冒着炊烟,邻家大伯的笑脸透着和善……”这是文人笔下对故乡的思念和儿时美好的回忆。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某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同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综合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结合材料,指出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并分析该地是如何坚持这一观点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该地是怎样做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8月全国粗钢产量、消费量增长情况表(同比增长:% )

材料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内市场目前只有约7亿吨的消费需求。2013 的粗钢产量约为7. 8 亿吨,产能约为11亿吨,在国际上,通常将80%的产能利用率(实际产童/生产能力)作为评价产能是否过剩的标准。
材料三解决产能问题,政府责无旁贷。有专家建议,要尽快改变依靠行政审批的管理方式,转向更积极推动完善市场机制和减少政府干预;要力促地方政府土地、矿产资源出让的公开、透明、合规;要完善行业规划,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标准,积极推动破产和产业重组,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4 分)
(2)一般来说.某商品产能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价格的变动。请结合问题(I)得出的结论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画出反映这种关系的示意曲线图,并分析这种变动对钢铁生产企业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目前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一轮查字典、手写热、练书法的浪潮。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有关部门推出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与开发的相关项目,如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建设“中华字库工程”,该工程将收集现有文献资料中的汉字形体和少数民族文字形体,建立字际联系。为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在全社会要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1)运用所学民族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挽救汉字手写危机的原因。
(2)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的原因。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我们如何通过把保护民族语言和推广普通话有机结合来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