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10分,每空1分)请根据熟语的意思写出熟语在括号里。
①“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这个意思的俗语是( )
②“表示亲眼看到的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这个意思的谚语是( )
③“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说出之后,无法再收回。”这个意思的成语是( )
④“可依靠的人或事物”这个意思的惯用语是( )
⑤出自俞伯牙与钟子期典帮,意思是“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的成语是( )下面检测名著《论语》阅读,请补写空缺部分。
①子曰:“《诗》三百, ,曰:‘思无邪’。”
②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子曰:“质胜 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然后君子。”
④子曰:“知者乐水,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⑤子曰:“君子坦荡荡, 。”
仿照示例,另选节日和对象,写一组寄语或赠言,注意句式的一致和用语的得体,并注明什么节给谁的祝福。
示例:教师节学生写给老师的祝福
假如我是一滴甘露我将润泽您干渴的喉咙;假如我是一束鲜花,我将把幽香永留在您的身边。老师请接受我深深的祝福
下面这段文字在用词造句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找出来并作修改
①学习学作为一门以研究人类的学习活动和规律的新兴科学,发展前景看好。②王凯教授的拙著《论学习》收录了他三年来发表的12篇论文,③此书学术价值及发行量较高。④广大教师不但非常喜欢这部著作,而且学生也很喜欢它。
序号 |
修改 |
下面的文字显示了《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带来合同签订方面的两个新现象,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0个字)(一点两分,共4分)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合同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各种劳动合同中,劳资双方更倾向于中长期合同。《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一些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考查、培养和员工的队伍的稳定,第一次与员工签订合同,往往会选择三年的合同期,通过三年的时间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为第二次的固定合同和第三次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打好基础。劳动者都希望职业稳定有发展空间,不想受短期合同的折腾,有了《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他们无疑都愿意选择中长期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如果续签就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些企业出于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用工风险的考虑,固定期限合同终止后就不再续签。对于一些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关键岗位,条件会更苛刻,门槛会更高。
(1)
(2)
学校举行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之课本剧汇演,请结合所给篇目内容写一段串联词,将上下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个字。(任选)(5分)
第一个节目《窦娥冤》演出结束——
串联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雷雨》。
串联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欣赏第三个节目《哈姆莱特》。
2009年5月5日,《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大学生“村官”吴奇修。请你根据吴奇修的回答,在横线上补上记者的提问。
记者:
吴奇修:刚上大学时,我的理想是读研究生,当经济学家。但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农民有一种纯朴的报恩心理。1986年我先后到沿海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搞社会调查,地区之间的巨大反差令人震撼……回校我就打报告,申请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应该说,是热血青年的满腔赤诚和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以及朴素的报恩思想和对农民的情结等几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促使我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最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