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唐诗,完成小题。(6分)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                       
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    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    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3分)
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 食【注】寒食日献郡守
孟云卿张友正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注]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相传此俗源于春秋时晋文公纪念介子推。
两首诗所表现的生活状况、所表达的情感都相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山居十首
陈造
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
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
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
残年温饱尔,外此亦何须。
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唐)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问题。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归至资江重游双清亭(其一)
(清)魏源
屿扼双流合,江涵一廓烟。
客来云半槛,影别水多年。
溪涨山为岸,春深雨失天。
孤亭回首处,反照但苍然。
(注)“屿”指双清亭所在的砥柱矶。
有的版本将诗中的“失”字写作“湿”,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请从写景的角度对该诗进行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