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是当时文学成就中最为突出的领域,不管从数量、体裁、表现手法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其中,有一部作品通过对几个家族兴衰的描写,极其广泛而深人地触及到社会各个方面。该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 B.《红楼梦》 | C.《西游记》 | D.《水浒传》 |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钱病鹤先生于1909年创作的题为《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的漫画。对其表达的寓意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人们只关心铁路的经济利益 |
B.对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强烈不满 |
C.具有反帝和反对清政府的鲜明政治倾向 |
D.列强争夺中国筑路权促进中国铁路业的发展 |
下表为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指出其变化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
厂数(家) |
创业资本(元) |
工人(人数)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1919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促进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D.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奠定基础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表明其主张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
B.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
D.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曹魏时期的新发展,下列图示的哪种农业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