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3—7题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写朝代)八大家之一。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世耕( )      ②未识书具( )
以钱币乞之( )   ④父其然边()
⑤日仲永( )     ⑥泯然众人矣()
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了_____________,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道理上讲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解: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2)舍人:指左右亲近的人。(3) 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画地:在地面上画 。
(1)酒且饮之()(2)蛇无足()
(3)饮其酒()(4)为蛇者()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赐其舍人卮酒 B.遂饮其酒
C.终亡其酒 D.其恕乎

翻译下列句子。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下列划线字
不亦乎()人不知而不()
不习乎()死而后()
把下列句中“知”字指代内容的相应代号填写在括号里( 3分 )
(1)人不知而不愠 () (2)温故而知新 () (3)是知也 ()
A. 通“智”,智慧 B. 了解 C. 知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传说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教育思想?(请你举出一个)( 2分 )

古文阅读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 明史·张溥传》 )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2 分)
(1)俄顷立( 2)日沃数次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 分)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
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l 分)

古文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下列词语。
名____ _ __案牍_______________
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每句只画一处)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不 在 深
“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天大雨会:
(2)为天下唱:
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佣者笑应曰/足肤皲裂不知
B.项燕为楚将,有功/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
D.当立者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苦秦久矣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