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
|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
|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
|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
民国二十六年2月21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中规定:“一国之军队,必须统一编制,统一号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断无一国家可许主义绝不相容之军队同时并存者,故须彻底取消其所谓“红军”,以及其他假借名目之武力。”与该决议颁布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红军长征,战略转移 | B.国共决裂,反蒋抗日 |
| C.国共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 D.国共对峙,内战爆发 |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 B.国民革命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北平部分国民党员于1931年9月19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 A.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 | B.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
|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
下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 |
| 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 |
| 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 |
| 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 |
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必然 |
|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
|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侵略 |
|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