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模式是
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1979—1990年)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 |
B.第一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承接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 |
C.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产业升级的原因是国家政策调整 |
D.工业化推动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水平高于城市化水平 |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是
A.对从业人员的数量要求高 |
B.产品轻、薄、短、小,附加值高 |
C.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
D.对环境的污染更严重 |
读图16“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问题。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煤炭资源丰富 | B.水能丰富 |
C.铁矿资源丰富 | D.廉价劳动力丰富 |
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A.海洋运输 | B.管道运输 | C.铁路运输 | D.航空运输 |
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表形态 | B.资源分布 | C.城市规模 | D.市场需求 |
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工业联系的企业必然会导致工业集聚 |
B.工业集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效益最大化 |
C.工业集聚的地域有可能发展成为工业城市 |
D.工业集聚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地价上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