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 B.水分 | C.海拔 | D.地形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图3),据此回答第6~7题。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4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
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原因 |
图2为“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4~5题。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50°N、(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 B.90°N、赤道低压带 |
C.30°S、(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 D.60°S、赤道低压带 |
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
图1为“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M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 | B.回归线 | C.极圈 | D.极点 |
N地5月1日时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 | B.昼短夜长 | C.极昼 | D.极夜 |
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 | B.昼夜长短 | C.天气状况 | D.地面状况 |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基地。回答29~30题。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市地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从重化工生产的特点看,其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①水运②高速公路③航空④铁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产业基础 | 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
C.著名侨乡 | D.腹地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