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的四幅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3、4题。

四省区中,纬度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两图(图4: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图5:我国某地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8~10题。

图4中甲地的地形区名称和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A.黄土高原;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云贵高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原
D.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分析图中①、②、③地气温最高地点并说明原因是

A.②;大气环流 B.②;地形
C.③;纬度 D.③;海陆位置

影响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分布走向的原因是

A.夏季风 B.海陆位置
C.经度 D.地形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图3),回答6~7是。

图中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

A.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地
B.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秦岭山地
D.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地

图中A地形区出现的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森林的破坏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2),回答第4~5题。

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表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表1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名
年降水量
(mm)
春季降水量
(%)
夏季降水量
(%)
秋季降水量
(%)
冬季降水量
(%)
广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都
976.0
16.5
62.9
18.3
2.3
乌鲁木齐
194.6
34.2
33.1
24.0
8.7

表中资料显示,我国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南昌,其根本原因是

A.台风的影响 B.气旋活动的影响
C.副高的控制 D.江淮准静止锋

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是

A.雨带的进退 B.地形的影响
C.冷空气南下 D.江淮准静止锋

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度皆有所不同。为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这一气体的吨数乘以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后得出的(这种方法可把不同温室气体的效应标准化)。如1吨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1 GWP。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 10题。

温室气体
浓度(mg/m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全球变暖潜
能值(GWP)
对全球气候
变暖的现有
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烃
0
0.00085
2.2
50—102
1500—34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25
15
N20
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

读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氟烃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B.25吨甲烷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
C.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远大于一氧化二氮
D.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贡献率与其生存期无关

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最主要原因是: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长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措施是: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