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根本能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
②用18O标记氧气,供给有氧呼吸,发现在产生的水中含18O
③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能量的转化,但是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
④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⑤同一个体内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种类和数量相同
⑥动物和人体内,形成ATP的途径主要是呼吸作用
⑦每克脂肪氧化放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高
A.三项 | B.四项 | C.五项 | D.六项 |
在蛔虫体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包括()
A.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 B.叶绿体基质 |
C.细胞质基质 | D.线粒体 |
如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上点c之后继续升温酶会失活 |
B.图2中曲线B和曲线C所描述的两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体内 |
C.图1和图2表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 |
D.图1和图2所示曲线不足以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内产生的一类具有![]() |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
C.酶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
D.过酸、过碱的外界条件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核![]()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纤维素酶处理 |
|
甲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乙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丙 |
+ |
— |
— |
+ |
— |
+ |
外层破坏 |
丁 |
+ |
+ |
+ |
+ |
+ |
+ |
外层破坏 |
问: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
A.乳酸菌、蛔虫、水稻、衣藻B.硝化细菌、蛔虫、水稻、衣藻
C.乳酸菌、光合细菌、蛔虫、水稻 D.光合细菌、蛔虫、水稻、衣藻
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图中正确的描述曲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