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会正、更加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促进社会公平。回答23—26题。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
| B.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
| 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
|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
“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接力赛”在各地展开,北京1160元,上海1280元,广州1370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①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②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读下图漫画“分蛋糕”。解决天价薪酬,需要

①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
②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③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①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现了()
|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 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
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为了支持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国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 ” 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 )
|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
|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