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中,某课题小组收集了手机的电池以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等电子器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来进行研究,一是电阻Rx(约为2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4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4V,内阻RV约为1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RA1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内阻RA2约为50Ω)
D.滑动变阻器R(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0(0~999. 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为了测定电阻Rx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原理图,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则电流表应该选用____(选填“A1”或“A2”);他用电压表的读数除以电流表的读数作为Rx的测量值,则测量值____真实值(填“大于”或“小于”)。
(2)小组的另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来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该同学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为R1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阻箱的阻值为R2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其表达式为E= 。
②为了便于分析,一般采用线性图象处理数据,可以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画出图象为一条直线,则该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 ,由图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V。
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i);(ii)。
(2)如果运用=mgh进行验证,要求纸带上打第一个点时物体速度等于______。
(3)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1 kg,正确操作后得到纸带如图所示,(各计数点距O点距离已标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记录B点时,重物速度vB=________,由此算出重物动能记为Ek。从开始点O至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计算后进行验证。
(4)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下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至速度最大,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之后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为保证各次拉力做功大小与第一次成整数倍关系,除了橡皮筋规格要求一样外,每次实验中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3)实验中“平衡摩擦力”这个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A、使摩擦力消失 B、使小车合力等于橡皮筋拉力 C、增大小车速度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滑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释放滑块,使滑块沿水平桌面运动,位移传感器每隔0.1s给出一次滑块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该同学取出一部分数据,并将第一组数据做为记时零点,如下表所示。
时刻(s)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距离(m) |
0.100 |
0.111 |
0.135 |
0.173 |
0.224 |
0.289 |
0.367 |
0.459 |
0.564 |
0.683 |
0.815 |
c.该同学判断出滑块沿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分别计算出滑块在0.1s内、0.2s内、0.3s内……的位移x。
e.分别计算出位移x与对应时间t的比值。
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
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
-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t=0时滑块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d=________m。
(2)该同学在图2中标出了除t=0.4s时的各个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t=0.4s时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图线。
(3)根据-t图线可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若将-t图线延长,发现图线与
轴有一交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同学做完实验后,提出了下列几条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实验中应使斜槽轨道尽可能光滑 |
B.为使小球离开斜槽后能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
C.为了使小球每次的轨迹相同,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相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
D.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
(2)下图为他通过实验记录的平抛运动轨迹的一部分,并在轨迹上标记了四个点a、b、c、d。已知小方格边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__。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竖直且在钩码静止时读数 |
C.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
D.用几根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一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一定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