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①用稀盐酸在鸡蛋壳上作画② 用金刚石在玻璃上刻画 ③用墨汁画画④用浓硫酸在纸上作画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 B.豆浆 | C.冰水 | D.糖水 |
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下列做法中,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
|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
| C.从M→N:先将M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 |
|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
向一定量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aOH
Fe(OH)3↓+3NaCl。x轴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是 
| A.混合液中H2O的质量 | B.混合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 C.混合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 D.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不正确的是
| A.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
| B.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
| C.图I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
| D.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关于这一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
|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
|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
|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