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W、X、Y、Z、L、M为元索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已知:①X的单质在Z2中燃烧可生成XZ和XZ2两种气体;
②L是一种金屑单质,该金属与Z2反应可生成L2Z和L2Z2两种固体;
③M的单质在Z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L2Z的电子式________
(2) 写出L2Z2与XZ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X、Y、Z分别与W可形成10电子化合物,这三种化合物中沸点最髙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W、Y、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W4Y2Z3,其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2Z2与FeSO4混合溶于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人0.48mol MZ2和0.22mol Z2, —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得到0. 24 mol MZ3,则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若温度不变,再加人0.50 mol Z2后重新达到平衡,则Z2的转化率_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MZ3的体积分数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下列熔点数据回答:
物质 |
NaF |
NaCl |
NaBr |
NaI |
熔点/℃ |
995 |
801 |
755 |
651 |
物质 |
NaCl |
KCl |
RbCl |
CsCl |
熔点/℃ |
801 |
776 |
715 |
646 |
钠的卤化物从NaF到NaI及碱金属的氯化物从NaCl到CsCl的熔点逐渐_______,这与________有关。随_________增大_________减小,故熔点逐渐_________。
参考下表中物质的熔点,回答有关问题:
物质 |
NaF |
NaCl |
NaBr |
NaI |
NaCl |
KCl |
RbCl |
CsCl |
熔点/℃ |
995 |
801 |
755 |
651 |
801 |
776 |
715 |
646 |
物质 |
SiF4 |
SiCl4 |
SiBr4 |
SiI4 |
SiCl4 |
GeCl4 |
SnCl4 |
PbCl4 |
熔点/℃ |
-90.4 |
-70.4 |
5.2 |
120 |
-70.4 |
-49.5 |
-36.2 |
-15 |
(1)钠的卤化物、碱金属的氯化物的熔点与卤离子、碱金属离子的________有关,随着________的增大,熔点依次降低。
(2)硅的卤化物的熔点及硅、锗、锡、铅的氯化物的熔点与__________有关,随着_________增大,_________增大,故熔沸点依次升高。
(3)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的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与________有关,因为_______,故前者的熔点远高于后者。
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填“>”“=”或“<”=:r(Na+)_________r(N3-)。
A、B为两种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序数大于B,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A、B形成的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熔融时能导电。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跟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则每个阳离子周围吸引了_________个阴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4)A、B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的熔点比NaF晶体的熔点___________(填“高”或“低”)。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CO2分子有_________个。在晶体中截取一个最小的正方形,使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落到CO2分子的中心,则在这个正方形的平面上有_________个CO2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