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铂铑合金网为催化剂)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过程如下:
(1)已知反应一经发生,铂铑合金网就会处于红热状态。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常数K值 (填“增大”、“减小”、“无影响”)。
(2)硝酸厂尾气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催化还原法:催化剂存在时用H2将NO2还原为N2。
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
N2(g)+2O2(g)=2NO2(g) △H=+67.7 kJ/mol
H2O(1)=H2O(g) △H=+44.0 kJ/mol
则8g H2恰好将NO2转化成N2和H2O(1)时△H= 。
(3)氨气是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2+3H22NH3,该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①下列各项标志着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l:3:2 |
B.![]() |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②若在恒温条件下,将N2与H2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入一个容积为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5 min后反应达平衡时,n(N2)=1.2 mol,n(H2)=1.2 mol, n(NH3)=0.8 mol,则反应速率v(N2)= ,平衡常数= (保留两位小数)。若保持容器的温度和容积不变,将上述平衡体系中的混合气体的浓度增大1倍,则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移动。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有些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中。下列元素中,被称为“海洋元素”的是
A.钠 | B.碘 | C.溴 | D.氯 |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B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 再滴加B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未呈紫色 |
原溶液中一定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0.1 mol·L-1氨水 |
pH=11 氨水 |
0.1 mol·L-1盐酸 |
pH=3 盐酸 |
A.由水电离出的c(H+):③>①
B.①稀释到原来的100倍,pH与②相同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溶液中c(NH4+)>c(Cl-)
D.②与④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7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 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C.从能量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D.从第③步到第④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富集溴 |
X、Y、Z、W、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W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溶于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r(R)>r(W) |
B.氢气在R的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
C.元素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弱 |
D.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均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