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X、Y、Z、V、W为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是短周期(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与X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V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W的原子序数为29,W的离子能与乙二胺(H2N—CH2一CH2一NH2)形成配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W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2)元素X、Y、V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Z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该氢化物的沸点比甲烷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Z的另一种氢化物Z2H4分子中Z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
(4)X和Cl元素构成的化合物XCl,XCl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晶体中X+的配位数是 ;每个X+周围与其紧邻的Cl-围成的几何图形为 。
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 Z n +2OH-→Zn(OH)2+2e-Ag2O+ H2O+ 2e-→2Ag +2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B、锌发生还原方应,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
C、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
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
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C(s)+O2(g)=CO2(g) ;ΔH 1=-393.5kJ/mol
(2)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kJ/mol
(3)H2(g)+O2(g)=H2O(l) ;ΔH 3=-285.8kJ/mol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 的ΔH为()
A.488.3 kJ/mol | B.-488.3 kJ/mol | C.-244.15 kJ/mol | D.244.15 kJ/mol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
D.乙酸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OH)3 | B.Fe(OH)3 | C.SiO2 | D.SO2 |
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C.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D.CuSO4溶液能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