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X、Y、Z、V、W为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是短周期(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与X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V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W的原子序数为29,W的离子能与乙二胺(H2N—CH2一CH2一NH2)形成配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W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2)元素X、Y、V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Z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该氢化物的沸点比甲烷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Z的另一种氢化物Z2H4分子中Z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
(4)X和Cl元素构成的化合物XCl,XCl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晶体中X+的配位数是 ;每个X+周围与其紧邻的Cl-围成的几何图形为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B.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 |
C.恒温下,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 |
D.25℃时,将NH3•H2O稀溶液加水稀释,![]() |
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2>△H3 | B.△H1<△H3 | C.△H1+△H3=△H2 | D.△H1+△H2>△H3 |
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甲>乙>丁 |
B.原子半径:辛>戊>甲 |
C.丙与庚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
D.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己>戊 |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物质 组别 |
甲 |
乙 |
丙 |
A |
FeCl2 |
Cl2 |
NaOH |
B |
SiO2 |
NaOH |
HF |
C |
AlCl3 |
KOH |
H2SO4 |
D |
SO2 |
NaOH |
NaHCO3 |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SiO32-+CO2+H2O = H2SiO3↓+CO32- |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5H2O2+6H+= 2Mn2++5O2↑+8H2O |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1 溶液混合:Mg2++2OH-= Mg(OH)2↓ |
D.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