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区域图,据图5回答9~11小题。

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从C处北望,但见雪峰座座
B.从A到B峡谷幽深,水能丰富
C.从B到C,河谷形态从宽缓变狭窄后又宽缓
D.从A到C,河谷距离为1000千米

在A到B河段中的某地,采集到气候数据如表

说明,该河谷:

A.夏无酷署、冬无严冬 B.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C.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D.夏季锋面活动强,降水季节变化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读图完成15-16题。

造成图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补给

图中东部河流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是因为

A.流量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B.地形陡峭,不利于蓄水
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
D.多国际性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该表是我国某地我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完成12-14题。

月份
项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
mm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
166
48.9
26.2
26.0
3.5

该地可能是

A.武汉 B.西昌 C.济南 D.兰州

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其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
C.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

图6是“我国郑渝(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规划图(初步规划有①、②线两种方案)”,读图回答下题。

夏秋季节,①线经过的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B.谷底暖湿空气下沉,易形成降雨
C.处于河谷,水汽含量丰富
D.河谷地形,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还田,或者将庄稼荐子留在田地过冬。表1为某地实验前后有关实验资料,回答9-10题。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②增强土壤透气性③增加大气湿度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当地农民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给出灌溉、施肥、杀虫、除草配方,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包括

A.GIS B.RS C.RS 、GIS D.RS、GIS、GPS

图2和图3分别是“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和“不同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3,当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与C图相符时,下列关于图2中各地的说法,真实可信的是

A.A地与B地此时均受⑦影响
B.B地此时受②影响
C.此时船舶向东航行并经过C海峡处,顺风逆流
D.C海峡处底层洋流的流向向东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