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9
材料二 A所在国盛产特殊玉石:树化玉。树化玉多生成于中生代,是树木在特殊条件下玉化形成的玉石。形成树化玉的必要条件有:第一:需要有茂密的森林。第二:在树木埋入地下之前,有一个燃烧或炭化的过程。第三:要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将森林深埋地下。第四:需要良好的地质保护条件和环境,包括充足的岩浆,适合的温度,足够的压力,封闭稳定的环境等。
(l)a为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b、C为当地沿海白天与晚上的常见风向(称为海陆风),从成因、影响的时空尺度上比较a、b的差异。
(2)A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A地附近往往因气象条件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请说出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气象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3)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二中划线部分描述的大自然掩埋森林于地下的可能方式及原因。
读图,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月____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方向,其精确的纬度______。
(3)____月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OP长度变短。
(4)整个6月份,OP长度如何变化?
(5)该学校楼顶要放置太阳能热水器,冬至日角1调整为_____度效果最好
图甲为“某日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 ,图乙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1)图甲是北半球的_____(填二分二至)节气的光照图,是图乙中___点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________。
(2)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 ____点,该日B地的昼长为_____小时。地球上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此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
(3)ABCDE五地其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
(4)画出图乙中①位置的光照图。(侧视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城市在B城市的方向。
(2)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主要原因和意义。
所给三幅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的P地河谷剖面,丙图反映甲图对应的湖泊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流向是;P地附近河谷的成因和下列哪种地形的成因相同。
A.渭河平原 | B.西欧平原 | C.长江三角洲 | D.黄土高原 |
(2)若在Q处建大坝,对P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右图a、b中的 (a、b)。分析该地区此季节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读北半球某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都位于31.50N纬线上,
A处为气候,B处为气候。
(2)A东部地区夏季主要盛行季风,成因是:
(3)B地气候类型的代号是,
气候特征:
成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