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重利轻义 | B.工商皆本 | C.实业救国 | D.重商轻农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 A.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 | B.清政府的压榨 |
| C.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官僚资本的侵蚀 |
19世纪末,桓台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
|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民国政府的鼓励和推动 |
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 A.洋布外观漂亮 | B.洋布广告充斥 |
| C.洋布引领时尚 | D.物美价廉 |
在19世纪中期的伦敦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A.飞机在天空盘旋 | B.瓦特给朋友打电话 |
| C.火车呼啸而过 | D.奔驰汽车问世 |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在于
| A.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 B.刺激殖民扩张不断加剧 |
| C.导致欧洲社会变革 | D.推动人类走向整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