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长2m,质量为1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木块质量也为1kg(可视为质点),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要使木块在木板上从左端滑向右端而不至滑落,g取10m/s2,则木块初速度的最大值为( )
| A.1m/s | B.2 m/s | C.3 m/s | D.4 m/s |
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地面上,已知A、B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m.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1、F2同时分别作用在A、B物块上,物块A、B未相对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物块接触面一定粗糙
B.B对A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右
C.F1一定大于F2
D.A对B的作用力可能为零
图示电路中,R1是光敏电阻,R2是定值电阻,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闭合开关S,当光敏电阻上的光照强度增大时,下列有关电路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增大 |
|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 |
| C.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 |
| D.电源的效率增大 |
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一种主要设备。如图是一重为G的设备模型在风洞中进行模拟实验的示意图,其中AB代表模型的截面,OL为模型的牵引绳,风向水平。模型静止在空中时,牵引绳水平,模型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现增大风对模型的作用力的同时保持绳子水平,模型仍保持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绳子张力可能不变 |
| B.绳子张力一定减小 |
| C.模型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能不变 |
| D.模型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一定增大 |
人类发现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磁铁穿过闭合线圈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从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小磁针上方的导线通电,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
| B.导线下方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大小只与电流的强弱有关 |
| 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强弱与磁铁穿过线圈的速度大小有关 |
| D.线圈横截面积越大磁铁穿过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强 |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块A、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t=0时刻,开始用一水平恒力F拉物块A,使两者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弹簧第一次被拉至最长(在弹性限度内),此时物块A的位移为x。则在该过程中
A.t时刻A的动能为Fx
B.A、B的加速度相等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t时刻A、B的速度相等,加速度不相等
D.A、B的加速度相等时,速度也一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