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变电流的产生实验中,关于中性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线圈各边都不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等于零 |
B.磁感线垂直于该时刻的线圈平面,所以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
C.线圈平面每次经过中性面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
D.线圈平面处于跟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均最大,电流方向不变 |
光是由没有静态质量但有动量的光子构成,当光子撞击光滑的物体平面时,可以像从墙上反弹回来的乒乓球一样改变运动方向,并给撞击物体以相应的推动作用力。单个光子产生的推力极其微小,在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上,众多光子在1平方米帆面上产生的推力只有,还不足一只蚂蚁的重量,加速度很小,但根据速度=加速度×时间的公式,只要时间足够长,太阳帆最终能达到一定速度。科学家设想未来的宇宙航事业中利用太阳帆来加速星际飞船。如果帆是白色的,反射全部光子,如果帆是黑色,那么反射光子数忽略不计,设太阳光是垂直入射帆面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帆面所受推力大 |
B.黑色帆面所受推力大 |
C.两种帆面所受推力一样大 |
D.无法确定哪种帆面所受推力大 |
我国的嫦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在月球探测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第二步为“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第三步为“回”,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当“绕、落、回”三步走完后,我国的无人探月技术将趋于成熟,中国人登月的日子也将不再遥远。关于无人探月飞船“绕、落、回”的整个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起飞的初始阶段,无人探月飞船处于超重状态 |
B.进入月球轨道稳定运行后,无人探月飞船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
C.在月球上软着陆之前,无人探月飞船处于超重状态 |
D.返回地球落地之前,无人探月飞船处于失重状态 |
某电场中的等势面如图(电势值已经标出),一电子在等势面1上的动能是25eV,其仅受电场力作用到达等势面4上时动能为10eV,则当电子具有的电势能为3eV时,分析电子所在的区域是等势面()
A.1与2之间 |
B.2与3之间 |
C.3与4之间 |
D.无法确定 |
在某星球A表面,宇航员把一质量为mA的重物放地面上(该处的重力加速度设为gA),现用一轻绳竖直向上提拉重物,让绳中的拉力T由零逐渐增大,可以得到加速度a与拉力T的图象OAB;换到另一个星球C表面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一个相似的图线OCD,下面关于OCD所描述的物体的质量mc与该地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c说法正确的是()
A.mc>mA,gc≠gA |
B.mc<mA,gc≠gA |
C.mc>mA,gc=gA |
D.mc<mA,gc=gA |
多哈亚运会自行车比赛场地准备活动中,运动员A以12m/s的速度向正南运动时,她感觉到风是从正西方向吹来,运动员B以21m/s的速度也向正南运动时,他感觉到风是从西南方向(西偏南450)吹来,则风对地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
A.21m/s |
B.18m/s |
C.15m/s |
D.12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