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生产力假说”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是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者在某山区研究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下列哪个叙述正确
A.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 |
B.海拔1 000 m处物种丰富度低而生产力高 |
C.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 |
D.此研究结果支持“生产力假说” |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相关实验过程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
B.接种前需灼烧接种环并冷却 |
C.接种后的培养皿需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
对一动物细胞某细胞器的组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是35%、0%、30%、20%、15%。则该细胞器完成的生命活动是()
A.结合mRNA,合成多肽链
B.加工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C.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
图中①~④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用①与③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
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用②与③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C.限制图中A、C两点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
D.将②与④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研究发现,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神经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仅通过有丝分裂形成3种血细胞 |
B.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C.神经细胞的形成除受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细胞所处外界环境的影响 |
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而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