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三(1)班要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蛋壳心理”的班会。请你结合漫画内容,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能够简要阐释“蛋壳心理”的内涵;语言流畅;100字左右。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图文、表文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一则寓言,读后按要求做题
一只鹿非常口渴,连忙跑到泉水边去。他喝着甘甜的泉水,望着水里自己的影子,见自己修长而美丽的双角,得意洋洋,当见到自己细小的腿,又郁郁不乐。正当他看得入神时,有头狮子疾奔而来。他转身拼命地逃跑,一下就把狮子远远地甩在身后,因为鹿的力量是在腿上,狮子的力量是在心脏上。在空旷的平原上,鹿总能跑在前头,保住性命。但当他进入到树林中时,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了,再也无法奔跑了,结果被跟踪而来的狮子捉住了。鹿临死之前对自己说:“。”①
感悟:。 ②

阅读下面一则故事,请将自己的感悟写在文后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箭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显得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他去了,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
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终于变得完美了,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立刻拉紧了弓,弓呢——断了。
感悟: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标题:
日前,上海一位专家认为龙的形象容易招致误解,提出重新构建中国国家形象。这引起极大争议,九成网友表示反对,认为这是牺牲民族文化,是自卑心理。
  据上海一家媒体报道,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正领衔一项省级课题认为,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
  从古至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吴友富提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据报道,吴友富领衔的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记者在网上看到,网友对此事的反应强烈,截至昨天下午5时,网易该条新闻评论就突破6000条,绝大多数网友表示反对。
  一位网友说:“我活了20多年,我爷爷活了70多年,都是龙的传人,又是为了与国际接轨,牺牲掉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意思吗?这是典型的自卑心理。”还有反对者表示,德国和俄罗斯的熊、美国的白头雕等,形象也带有攻击性。
  少数支持同意该建议的网友则表示,龙与封建王朝有密切的关系,被“专用”了几千年,可以考虑用其他动物代替。
 民俗专家王作楫表示,龙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是十二生肖之一,中国人对此都有深厚的感情。“我觉得问题是现在的翻译不准确,应该有新的翻译方法,充分表达中国‘龙’的内涵。”他表示,要顾忌中国百姓的传统情感,不该强求人们应该如何。
(《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12月06日)
⑴.请根据新闻综述内容,为其拟一则标题。
答:
⑵请简要概述一下,“赞成”与“反对”以“龙”为符号的“理由”。
赞成者:
反对者:

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此时,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辩。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乎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脚面。晚上8点04分,南澳全镇停电。(《南澳:“风眼”里经受冲击》节选)
问题: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

仿照下面语句续写两句,要求与所提供的语句形成排比。
鸟儿是幸福的,它把动听献给林莽献给旷野;花儿是幸福的,它把香甜献给鸟雀献给蜂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