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比例为20%,则由该段DNA转录出来的RNA中胞嘧啶的比例是
A.10% | B.20% | C.40% | D.无法确定 |
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测量浑浊度的同时,并不需要每次镜检计数 |
B.计数时酵母菌的芽体都应作为个体计入在内 |
C.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之前呈“J”形增长 |
D.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在该值上下波动 |
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③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两种说法错误 C.有三种说法错误 D.以上说法都错误
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B所示),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如图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
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的共同作用 |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
C.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
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