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
B.转录已经结束、翻译开始 |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
含有P元素,又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物质或结构
A.ATP、NADPH B.类囊体膜、核糖体
C.叶绿体、磷脂 D.DNA、还原糖
关于下列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A-U配对现象
B.A、B、D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C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B、C的参与
D.A、C、D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将一大豆幼苗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生长素在体内的分布,根、茎分别表现出正向地性和负向地性。下图是根、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D两点可分别表示根近地侧和远地侧的生长状况
B.A点对应的浓度下,相应器官的生长速度比B点快
C.与C点相比,D点有更多的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水平放置的幼苗,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体现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农田生态系统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活资料,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进行了一系列研 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玉米田中某种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
B.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
C.研究该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
D.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B.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
C.根据假设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