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株数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阔叶 |
阔叶 |
阔叶243 |
阔叶119、窄叶122 |
2 |
窄叶 |
阔叶 |
阔叶83、窄叶78 |
阔叶79、窄叶80 |
3 |
阔叶 |
窄叶 |
阔叶131 |
窄叶127 |
下列对上表有关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
一般情况下,不能用2n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 |
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
C.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 |
D.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 |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
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
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 |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A.自交、杂交和测交 |
B.测交、自交和杂交 |
C.杂交、自交和测交 |
D.杂交、测交和自交 |
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
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
C.细胞甲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
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
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处于丁图的DE段 |
B.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
C.丙图可能是雌配子,处于丁图的BC段 |
D.乙图中有2个四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