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元素中有非金属元素 |
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
C.第四周期第8列元素是铁元素 |
D.第15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np5 |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O2 | B.SO2 | C.NH3 | D.Cl2 |
溴单质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观察溴的外观→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
B.观察溴的外观→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
C.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
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 |
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
B.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
D.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几种:NH4+、A13+、Mg2+、CO32-、Cl一、SO42-,为确认溶液组成,现取三份各 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 g(经过滤、洗涤、干燥,下同),同时收集到气体0.03 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3)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 g。
由此可知,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A13+、M g2+、NH4+和SO42- | B.一定存在Cl一 |
C.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13+ | D.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03 mol/L |
有a、b、c、d 4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 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 B.d>a>b>c |
C.d>b>a>c | D.b>a>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