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 |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 C.原子的质子数 | D.原子的中子数 |
能准确表示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硝酸银与盐酸混合:Ag++HCl=AgCl↓+H+ |
B.碳酸氢铵与苛性钾溶液共热:NH4++OH—=NH3↑+H2O |
C.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I—=2Cl—+I2 |
D.过量的石灰水与磷酸二氢钾溶液反应:3Ca2++6OH—+3H2PO4—=Ca3(PO4)2↓+PO43—+6H2O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 NA |
B.4.48 L N2与CO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0.2 NA |
C.6.2 g白磷与红磷的混合物中所含磷原子数为0.2 NA |
D.1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 NA |
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已知某澄清溶液常温下的AG=12,则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A.Na+、AlO2-、K+、ClO- | B.MnO4-、K+、SO32-、Na+ |
C.Mg2+、SO42-、HCO3-、Na+ | D.NH4+、NO3-、Al3+、Cl- |
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pH:a>b>c |
B.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试c处溶液的pH,比实际的pH偏小 |
C.a、b、c三点溶液用1 mol/L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b>c |
D.若在O点醋酸双聚成八元环。则其结构式为:![]() |
对可逆反应:A(g) + B(s) C(s) + D(g); ΔH>0
下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