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0.40 mol A气体和0.20 mol B气体充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其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
(1)若t1=10 min,则0至t1时间内C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该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曲线变化情况分析,t1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 ___。
A.加入了催化剂 | B.降低了反应温度 |
C.向容器中充入了C | D.缩小了容器体积 |
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 。
(2)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氧化物Y,Y可溶于过量盐酸,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写出Y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某炼铁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OH)2、Fe(OH)3、Cu(OH)2沉淀完全时的pH值分别为9.7、3.3、6.4。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F应选用 (填编号)。
A.Cl2 B.NaClO C.HNO3 D.浓硫酸
理由是 。
②为了获得晶体,对滤液B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滤液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产品。分析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是 。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得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Cl2是最早作为化学武器在战争中使用的有毒气体,但Cl2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与氯有关的问题:
(1)请画出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
(2)漂白粉是灾后饮用水常用消毒剂,写出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FeCl3可用作净水剂。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当pH=3时就开始产生沉淀,则原FeCl3溶液中c(Fe3+)大于 mol/L(已知:Ksp[Fe(OH)3=4.0×10-39])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1mol Cl2 与含2mol NaOH溶液反应后,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ClO2是高效水处理剂,用NaClO2与NCl3反应可以制得ClO2。已知在NCl3分子中成键原子共用电子对偏向于N原子,有关反应式为:
NaClO2 + NCl3 +H2O→ClO2↑+NH3↑+ NaCl + (未配平)。
①该反应中未知的生成物是 (填化学式)。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向100 mL 3 mol·L-1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若是单一成分,可能是 或 ;
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 或 。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1 mol·L-1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不考虑溶解于水)关系如图所示:
①加入盐酸200mL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产生的CO2在标注状况下的体积为 mL。
某一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HCl、SnCl2、H2SnCl6、As、H3AsO3、H2O,其中As是产物之一。
(1)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在该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消耗(生成)HCl mol;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在相同条件下,VIIA族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
B.在反应KIO3 + 6HI =" KI" + 3I2 + 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
C.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2+、Cl- |
D.在上述反应中,氧化性:SnCl2 >As还原性:H3AsO3>H2SnCl6 |
CO是水煤气的主要成份之一,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根据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Ⅰ、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C(s) + O2(g) = 2CO(g) △H = -221kJ/mol
C(s) + O2(g) = CO2(g) △H = -393kJ/mol
24g单质碳在不足量的O2中燃烧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气体,则和24g单质碳完全燃烧生成CO2相比较,损失热量_________kJ
Ⅱ、850℃时,在10L体积不变的容器中投入2molCO和3molH2O,发生如下反应:
CO(g) + H2O(g)CO2(g) + H2(g),当CO的转化率达60%时,反应达平衡
(1)8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2)该条件下,将CO和H2O都改为投入2mol,达平衡时,H2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平衡的是_________
A.V正(CO) = V逆(CO2) |
B.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 |
C.CO的体积分数不再随时间改变 |
D.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随时间改变 |
Ⅲ、为防止CO使人中毒,一种CO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ZASICON中自由移动,则:
(1)该原电池中通入CO的电极为_________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通空气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