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后达到如下平衡2NO2(g)N2O4(g) ,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 N2O4(g),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浅后变深,最后比原来还要浅 |
B.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NO2的百分含量增大 |
C.容器中的气体密度始终不变 |
D.N2O4的体积分数增大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①中正极附近溶液pH降低 |
B.图①中电子由Zn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
C.图②正极反应是O2+2H2O+4e¯![]() |
D.图②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NH3·H2O ![]() |
B.90℃时,测得纯水中c(H+)·c(OH—) =3.8×10—13:H2O(l)![]() ![]() |
C.FeCl3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黄色褪去:2Fe3++SO2 +2H2O ![]() |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2C6H5ONa+CO2+H2O →2C6H5OH+Na2CO3 |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醋、味精——调味品 | B.酒精、汽油——易燃液体 |
C.Na+、Fe3+——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 D.废塑料瓶、铝制易拉罐——可回收垃圾 |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的A和0.8mol的B,反应初始4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时c(B)为0.76mol/L
B.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0.4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KMnO4(H+)溶液中 |
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
B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 |
检验产物是乙烯气体 |
C |
在粗盐水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 |
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 |
D |
在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检验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