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 (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11-13题
观测时刻(北京时间) |
3:50 |
…… |
11:20 |
…… |
18:50 |
太阳高度 |
0゜ |
…… |
73゜26’ |
…… |
0゜ |
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A.130゜E,40゜N | B.110゜E,50゜N |
C.115゜E,40゜N | D.1l0゜E,50゜N |
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A.7小时 | B.8小时 | C.9小时 | D.10小时 |
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赤道 | B.北京市昼夜平分 |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D.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 )。
A.地形 | B.降水 |
C.水源 | D.土壤 |
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 )。
A.防洪 | B.发电 |
C.养殖 | D.防治水土流失 |
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
B.单产高,商品率高 |
C.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 |
D.专业化和区域化明显 |
乙、丙所代表的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为()
A.机械化水平低 | B.接近消费市场 |
C.产品的商品率高 | D.科技水平较低 |
图中甲、乙、丙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 | B.中国 |
C.澳大利亚 | D.日本 |
读“中国主要木雕分布示意图”,影响我国木雕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木材产地 | B.木雕工艺 |
C.消费市场 | D.劳动力数量 |
下表是某产业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如果该公司在丙地建厂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电视机装配厂 ②软件开发公司 ③有色金属冶炼厂 ④移动通信器材厂 ⑤普通玩具厂
A.①③ | B.②⑤ | C.②③ | D.①⑤ |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 B.技术水平较高 |
C.消费市场较广 | D.资金较雄厚 |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 B.交通运输 |
C.研发能力 | D.环境质量 |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 | B.甲国的环境质量 |
C.乙国的就业率 | 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