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 (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11-13题
| 观测时刻(北京时间) |
3:50 |
…… |
11:20 |
…… |
18:50 |
| 太阳高度 |
0゜ |
…… |
73゜26’ |
…… |
0゜ |
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 A.130゜E,40゜N | B.110゜E,50゜N |
| C.115゜E,40゜N | D.1l0゜E,50゜N |
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 A.7小时 | B.8小时 | C.9小时 | D.10小时 |
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 | B.北京市昼夜平分 |
|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 D.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下图为我国2008年某经济作物年产量分布。读图回答26-28题。
该作物产量居前五位的省(区)的简称为()
| A.新、鲁、豫、冀、粤 | B.新、豫、冀、川、浙 |
| C.新、鲁、冀、甘、闽 | D.新、鲁、豫、冀、鄂 |
该作物是()
| A.甘蔗 | B.甜菜 | C.棉花 | D.大豆 |
①省区该作物单产高于②省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风能 |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左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下右图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完成24-25题。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
| A.西风;自西向东流 |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
|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 D.东风;自西向东流 |
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则推普陀”。这句话反映了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是()
| A.最佳综合效益 | B.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
| C.维护生态平衡 | D.突出景观特色 |
下图中甲图的两条曲线a、b分别代表乙图中c、d两处所测得的河流年径流。 读图回答21-22题。
图中河流位于()
| A.亚马孙平原 | B.南非最南端 | C.欧洲西部 | D.意大利南部 |
下列有关此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是先向正东再折向东北 | B.河流流向是先向西南再折向西 |
| C.6月份湖泊水补给河水 | D.c处宜建港口,d处泥沙易沉积 |
读图 “亚洲甲、乙两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9-20题。
图中③、④处的地形为()
| A.③是山顶、④是盆地 | B.都是盆地 | C.③是火山口、④是平原 | D.都是高原 |
关于①(海拔-155米)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及相关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
|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
| C.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
| D.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