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
下表关于人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变形虫摄食、消化过程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泡与溶酶体的融合.以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为基础 |
B.溶酶体既能消化食物,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
C.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等细胞器膜,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
D.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在高尔基体控制下完成 |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染色体正常,丈夫染色体的异常如图一所示:九号染色体有一片段易位到七号染色体上(7、9示正常染色体,7+和9-分别表示异常染色体,减数分裂时7与7+、9与9-能正常联会及分离)。图二示该家庭遗传系谱及染色体组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夫妇生下相应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子代可能性为1∕2 |
B.子代相应染色体组成与父亲具有相同缺陷的可能性为1∕8 |
C.该痴呆患者来自含(7+、9)的精子和含(7,9)的卵细胞的结合 |
D.若父亲的一个精子含(7+、9),则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三个精子为(7+、9-)、(7、9)、(7、9-) |
图示溶酶体能与进入细胞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结合并使之分解,它也能分解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①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
B.②过程与膜的某些糖蛋白功能有关 |
C.③过程表示将发生自身免疫疾病 |
D.正常条件下溶酶体内的酶不能透出膜外 |
关于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小球藻类培养液中的水20%为H218O,则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约20%的氧原子为18O |
B.经胰蛋白质酶处理的S型肺炎双球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
C.用带不同颜色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证明膜的流动性 |
D.摩尔根在实验室培养的雄果蝇中首次发现了白眼性状,该性状来自基因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