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 |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
B. | 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
C. | 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
D. | 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 | 美洲 | B. | 非洲 |
C. | 亚洲 | D. | 大洋洲 |
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A. | 公元6世纪, | B. | 公元8世纪 |
C. | 公元10世纪 | D. | 公元12世纪 |
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A. | 西周 | B. | 秦朝 | C. | 西汉 | D. | 唐朝 |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 | 向各省宣达政令 | B. | 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
C. | 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 D. | 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