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在广东发布禁烟文告。英国人对文告中的“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两条强烈抗议。英国商人的抗议可能基于()
A.非法鸦片贸易受损 |
B.维护大英帝国尊严 |
C.对清帝国禁烟的不满 |
D.保护私人财产和注重司法程序的传统 |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经世致用 |
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法:“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
B.纲常礼教的愈趋严苛 |
C.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 |
D.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 |
清朝的袁枚曾说:“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治。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乱。无先王之心,行先王之法,是谓徒政”。据此可知:()
A.袁枚反对先王时期实行的“封建”制度 |
B.袁枚不主张后世搞“封建”制 |
C.袁枚主张政治制度要公开给天下百姓 |
D.“封建”制度在历史上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
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
A.《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望厦条约》 | D.《南京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