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忆少年
朱彝尊   清代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
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注: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本词描写的景色是什么季节?
本词表达诗人朱彝尊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届江苏泰州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届湖南益阳中考)阅读杜甫《春夜喜雨》一诗,完成后面题目。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 。(2分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 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技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 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届湖南娄底中考)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届湖北孝感中考)古诗词鉴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的依恋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2)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

(届湖北天门中考)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的题目是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