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图。读图回答8~10题。
下面有关该市的描写,较合理的是
| A.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市区南部,河水波光粼粼 |
| B.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由东南方向直抵市中心 |
| C.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达到60米 |
| D.该市三个工业区,半环状相连绕城分布 |
下面对该城市产业区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最小 |
| B.化工区的合理性体现为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 |
| C.轻纺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离市区太近 |
| D.化工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位于市区冬季风的上风向 |
野外考察发现,图中a处土层薄,b处土层较厚,其主要原因是
| A.a处人类耕作少于b处 |
| B.b处植被覆盖率高于a处,流水侵蚀作用弱 |
| C.a处海拔高于b处 |
| D.a处坡度大于b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
图4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并完成问题。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 A.20°N附近 |
| B.34°N附近 |
| C.50°N附近 |
| D.40°N附近 |
关于这座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比7月大 |
|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
| C.7月海拔低处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比高处大 |
| D.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图6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
|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
|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
| D.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
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其原因是()
| A.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小 | B.甲地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大 |
| C.甲地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多 | D.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回答问题:
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
|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
|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
|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 |
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 |
| 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
| 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
|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山麓A地的自然带可能是热带沙漠带
B.A、B两坡雪线较高的是A坡
C.在B坡约4000米海拔处年降水量最多
D.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3000米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长白山脉 | B.安第斯山脉南段 |
| C.大分水岭北段 | D.阿尔卑斯山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