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又是新兴起来的世界性五大主栽作物。现在世界上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入,图5是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 |
B.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
C.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
D.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
监测大豆生长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自2000年开始,为改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经博斯腾湖、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直至台特玛湖。下表为塔里木河下游两次生态输水的相关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修复塔里木河下游两岸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是
A.把地表水引入灌区,改变地表径流 |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物的蒸腾作用 |
C.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增加下游径流量 |
D.人工降雨,增加大气降水 |
第12次输水距离远大于第1次输水距离的原因是
①水流速度快②植物吸收少③下渗减弱④蒸发少⑤农业生产截留少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为监测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IS | C.GPS | D.数字地球 |
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的百分比。下表为亚欧大陆38°N~52°N之间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季节变化。据表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绿洲农业发达 | B.②地有“伏旱”现象 |
C.③地雨热同期 | D.④地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导致④地7、8月份日照百分率较高的原因是
A.受“梅雨”影响降水多 |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
C.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 | D.受中纬度西风控制降水多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例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A.水稻 | B.春小麦 | C.针叶林 | D.混交林 |
华北地区播种冬小麦时(一般每年9月25—10月5日播种),图中四地
A.①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 B.②地昼长越来越长 |
C.③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 D.④地日落西南 |
费沙岛地处澳大利亚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积岛,岛上拥有大型的沙丘、雨林、河流、淡水湖。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费沙岛的成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 B.西风侵蚀作用 |
C.海浪堆积作用 | D.海浪侵蚀作用 |
岛上雨林广布的原因,推断不合理的是
A.纬度较低,雨热充沛 |
B.雨林下沙地土壤肥沃,利于雨林生长 |
C.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
D.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与Ⅳ地带比较,II地带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
A.靠近市场 | B.科技水平高 |
C.土地租金低 | D.草场资源丰富 |
目前,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并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与巴西、秘鲁将合作建设“两洋铁路”。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修建该铁路难度最大的路段是
A.T1~T2 | B.T2~T3 |
C.T3~T4 | D.T4~T5 |
该铁路建成后,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A.苏伊士运河 | B.巴拿马运河 |
C.马六甲海峡 | D.土耳其海峡 |
与海洋运输比,铁路运输的特点有
①运量大②运速快③受自然影响小④运费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