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唐代诗人王湾的名句。诗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诗句在描绘大江日出的壮美意境中,形象地昭示出新、旧事物更替的客观辩证之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 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 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初中生在阅读历史课本“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章时,发现了书中有一幅屈原的插图,屈原的衣服竟然是左衽,历史上汉族的穿衣习惯应该是右衽,只有死去的人和部分少数民族才穿左衽。服装学院的专家证实了她的质疑,称早在周朝就有汉服右衽的习俗了。
出版社的编辑称,这幅插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以及他的爱国情怀,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上的失误,而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是制版工人觉得位于该页接缝处的屈原插图“调个”面朝左似乎更好看,出版社将组织专家重新编写新教材。
要求: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⑥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 0分)
家风,是一种接地气的、生活化的“家族式美德”,具有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可以是做人的道理,也可以是处事的原则.更可以是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它不拘泥于何种领域,也没有家庭贫富之分。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自己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也可以是模糊的、记忆拼接而成的星星点点。家风是每个人从小就不断触及的,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 0分)
当他们来抓工会组织者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我反正不是工会的人。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我反正不是犹太人。
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我反正不是天主教徒。
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马丁(德国神父)于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叔苴子•内篇》载:八哥产于南方,人们捕捉它以后训练其说话。久之,八哥能模仿人说几句话了。它整天叫来叫去,也就是人教它的那几句。蝉在院子里树上鸣叫,八哥听到后嘲笑它的叫声。蝉对八哥说:“你能说人话,固然非常好。但你说的话都是别人的,没有一句是你自己的,哪儿像我这样自由自在地唱着自己的心声呢!”八哥低下了头很惭愧,一生再没有模仿人说话。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轻人与一位老者饮茶,年轻人喝了一口茶说:“据我所知,茶叶在高温之中的形态与制作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老者说:“是的,炒制好茶需要在温锅中慢慢揉炒,长达数个小时,茶中香味慢慢聚集。而若要炒制粗茶,那就简单了,把锅加热,半个小时足矣。但这样的茶满是焦火之味,饮之索然无味。”年轻人若有所悟:茶道即人道。人们出生时都是平等的,但经过岁月的打磨之后,就成了形形色色的人,品性高低不同。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