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表2)。
表2

 
影 响 因 子
意 义
第一因子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第二因子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
第三因子
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该图为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

材料三: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是浙江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中提出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浙江整体产业层次。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
(4)简述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自然条件。未来浙江省可以发展哪些海洋战略性新兴    产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水平,在后期,发展速度。(每空1分)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读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0分)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________。
(2)从年龄组死亡率看,甲组比乙组________(“高”或“低”);从总人口死亡率看,甲组比乙组________(“高”或“低”)。
(3)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却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什么?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l)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_______ C________
(2)在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_______处地貌(填字母)。
(4)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_______处。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的_______处。寻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处。

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和“四个地区气温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10
分)
(1)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2)在图上画出丙地的近地面风向(用虚线画气压梯度力,用实线表示风向)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这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季(冬、夏)。
(4)常年受甲和乙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分别对应下面的_______和_______。影响气候形成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