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画饼充饥④按图索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哲学是“智慧之学”。在古汉语里,知识的“知”字通假“智”,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
A.发挥哲学智慧,不断揭示具体领域的规律 |
B.离开具体知识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
C.对丰富的具体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 |
D.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发展 |
在谈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时,哲学家卡尔·波普曾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谁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对生或死有一种态度。有人认为生命不值得珍惜,因为它终有—死,有人却认为正是时时出现的丧失生命的危险,才有助于我们体会生命的价值。这说明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B.哲学产生于对人生的追问和反思 |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
D.哲学是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生本质和意义的智慧之学 |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C.思维和存在的同—性问题 | D.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致的是
A.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 B.吾心是宇宙,宇宙是吾心 |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