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交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衡芜觉后香。”这是徐寅《梦》中的诗句。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而且梦中的景象变化万千,有时犹如现实生活。对梦境的正确认识是

A.梦境是虚构的,与客观世界无关
B.梦境可能是神的启示
C.梦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D.梦境并不是无端的,它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诡辩家欧布里德对前来讨债的人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去向过去的我讨债吧!”这一观点

A.错误。因为他否认了相对静止
B.错误。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C.正确。因为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正确。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唐诗《回乡偶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它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我们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D.积极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说明规律具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多样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主观存在性 D.静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